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跨界共绘“科学之美”

2025-04-15
54366

当显微镜下的细胞分裂遇见水墨丹青,当数据模型在虚拟现实中绽放为星河,科学与艺术的边界正在消弭。科学可视化不仅是传播手段,更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由中国科学报社与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联合主办、科学网与乐虎平台网站首页登录官网 共同承办的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将于4月15日启动。活动以“科艺交融·视界未来”为主题,面向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科技企业员工以及自由职业设计师、独立创作者、科普工作者等,征集兼具科学严谨性与艺术表现力的科学可视化作品,旨在打造跨学科创新平台,推动科学传播范式革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于科技艺术学院、Wiley、The Advanced Portfolio、The Innovation、科艺万象共同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


此次征集活动不仅是一场科学可视化精品荟萃的盛宴,更是对“科学之美”的深度挖掘,参赛者可通过图片、视频、AI等多元形式,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震撼的视觉语言。


活动主题涉及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交叉科学、管理综合等领域;涵盖图片类(静态科学插画、信息图表、显微摄影、数据可视化设计、自然博物摄影)与视频类(科学实验短片、动态数据模拟、科幻微电影、科学纪录片、科普动画)两大创作赛道。为呼应“科技赋能艺术”的时代趋势,鼓励创作者借助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以更前沿的方式重构科学叙事。


参赛作品需满足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与社会价值四维评审标准。初审阶段由学术专家与艺术大咖组成“双轨评审团”,确保作品兼具学术严谨与艺术张力。


即日起至5月上旬,参赛者可通过活动本次活动的独家视频作品公众征集平台——抖音提交作品:视频类作品在抖音带#科学之美作品集 话题发布,提交的作品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在视频中用文字或声音形式清晰说明作品中的科学原理与设计理念。本次征集活动后续将通过线上专题展、线下巡展、科学艺术分享会等形式,构建全民参与的科学文化盛宴。


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将解码“科学之美”的密钥,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人文温度。无论你是实验室里的“追光者”,还是画布前的“造梦人”,这场征集都是你破界的起点。参与投稿,让科学的诗意,照亮真理的前路;让你的名字,成为“科艺交融”时代的注脚!


qrcode_for_gh_ffc2a0aa9795_344.jpg

扫码关注回复“参赛”即可获取报名入口



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章程


第一章 活动概述


1.1背景与宗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传播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同时探索艺术赋能科技创新的新模式,特举办“科艺交融·视界未来”——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


本活动以“科艺交融·视界未来”为核心理念,倡导通过视觉化技术将复杂的科学概念、数据与过程转化为兼具专业性与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展现科学之美与艺术之思的共生关系,助力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与应用。


1.2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价值


科学传播的革新:艺术化表达能够突破传统科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局限性,以直观、动态的形式传递抽象理论(如量子力学、基因组学),降低公众理解门槛,推动“科学普惠”。


科研创新的赋能:可视化技术(如数据建模、虚拟现实)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更是激发科学家创新思维的催化剂。艺术视角可推动多学科交叉,为科研问题提供全新解构路径。


文化与科技的共生:科学可视化作品兼具学术价值与美学价值,能够成为承载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促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


1.3活动目标


1.3.1搭建开放共享的科学可视化创作平台,汇聚产学研多方合力;

1.3.2遴选兼具科学严谨性与艺术表现力的标杆作品,形成示范效应;

1.3.3推动科学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转化,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

1.3.4培养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构建“科学+艺术”协同创新生态。


第二章 组织机构


2.1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报社、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

2.2承办单位:科学网、乐虎平台网站首页登录官网

2.3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Wiley、The Advanced Portfolio、The Innovation、科艺万象

2.4独家平面作品公众征集平台:新浪微博

2.5独家视频作品公众征集平台:抖音

2.6评审委员会:

•学术领域6人(占比40%):高校、科研院所、期刊专家;

•艺术领域6人(占比40%):艺术院校教授、设计师、导演、策展人;

•公众代表3人(占比20%):科普达人、媒体代表、平台代表。

2.7媒体支持:中国科学报、微博、抖音、知乎等主流媒体平台。


第三章 参赛规则


3.1参赛对象

•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科技企业员工;

•自由职业设计师、独立创作者、科普工作者;


3.2作品要求

3.2.1主题范围: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交叉科学、管理综合等

3.2.2形式要求:

•图片类:静态科学插画、信息图表、显微摄影、数据可视化设计、自然博物摄影;

•视频类:科学实验短片、动态数据模拟、科幻微电影、科学纪录片、科普动画。

3.2.3技术规范:

  • 图片须为原创,分辨率≥300dpi,可提交TIFF/PNG/JPEG格式;

•视频分辨率≥1080p,格式需兼容主流播放器,文件体量不超过1G。


3.3版权声明

3.3.1参赛作品须为作者原创,严禁抄袭或改编他人成果;

3.3.2主办方享有非商业使用权(如展览、宣传),作者保留署名权;

3.3.3若涉及敏感数据或科研成果,需提交相关审查证明。


3.4投稿方式

3.4.1 登录科学网APP,在“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专区中点击提交按钮,或在个人账号下发布新作品并注明#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即可参与活动;

3.4.2登录新浪微博,带#2025科学可视化大赛#话题词发布博文,参与活动平面作品投稿;

3.4.3登录抖音,带#科学之美作品集话题词发布视频,参与活动视频作品投稿;

3.4.3提交的作品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在文字说明中清晰介绍作品中的科学原理及设计理念。


第四章 评审与入选


4.1评审标准

维度

分值

说明

科学性

40%

反映科学本质及基本原理,无学术性错误

艺术性

30%

视觉冲击力、创意表达、叙事流畅性

技术性

20%

技术应用水平(如AI渲染、特效制作)

社会价值

10%

对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贡献度


4.2平面入选作品设置

•最佳美研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科学网、乐虎平台网站首页登录官网 提供资源:价值5045元的学术资源大礼包

•创意先锋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 Ai创新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公众人气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优秀平面作品:证书、纪念品、学术资源支持


4.3视频入选作品资源支持

•最佳美研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创意先锋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 Ai创新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公众人气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优秀视频作品:证书、纪念品、学术资源支持


4.4参与投稿作品资源支持

参与投稿的用户均可获得AI科研工具包


第五章 活动流程


5.1征集阶段(2025年4月-5月上旬):发布征集公告,官网开放投稿,同步启动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广;

5.2初审阶段(5月中旬):评委通过评分系统进行初选评分;

5.3终审阶段(5月下旬):召开评审委员会线下会,确定入选作品名单。

5.4成果展示(6月):举办巡回主题展览及科学艺术分享交流会。


第六章 宣传与推广


6.1媒体发布:中国科学报牵头联合主流媒体发布活动启动及综述宣推图文报道,联合各主流平台推广入选图文及视频作品;


6.2线上渠道:中国科学报牵头联合微博、抖音发起相关话题,共同面向公众征集作品;


6.3线下联动:中国科学报牵头与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小型“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入选作品展区”,开设科学可视化创作体验工作坊并举办科学艺术分享交流会;


第七章 附则


7.1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7.2本活动为公益性活动,全程不向参与者收取任何费用;

7.3活动经费来源于企业赞助;

7.4参赛者需签署《原创声明》及《授权协议》,违约者取消资格。


“科艺交融·视界未来”——让科学的诗意,照亮真理的前路!


活动参与入口,点击进入:
//m.tudigou.com/u/JnqiYz


活动长图1.jpg

微信图片_20250415092739.jpg

已收藏 0
点赞 33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IEEE | 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JPCS出版丨往届均已EI检索】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5)
2025年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5)将于2025年5月9-11日在中国大连隆重举行。我们热情邀请您参加ICAMM 2025,并期待在大连与您见面!
2025-05-09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华东交大主办】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及能源交互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IT 2025)
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及能源交互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IT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中国成都召开。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5-16
相关资讯

华南理工大学陈俊龙教授,入选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评价机构ScholarGPS发布2024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在最新公布的榜单中,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教授以卓越的学术贡献入选

39853

23

2025-02-22

“95后”文科青椒,26岁获美国博士学位, 29岁破格晋升985大学教授

“95后”文科青椒,26岁获美国博士学位, 29岁破格晋升985大学教授

4473

3

2025-04-08

国内首次!“95后”文科青椒,发Science正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叶紫薇助理教授团队在Science 发表期刊

5147

3

2025-03-21

4112

4

2025-03-21

优秀!211博士生,发表《Science》封面,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红星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3971

3

2025-03-13

4109

3

2025-03-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