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迄今唯一!211大学文科教授,当选院士

2023-05-11
7712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近日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官网日前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


中、德两国在2022年刚刚庆祝过建交50周年,去年9月30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夫妇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暨中德建交50周年;去年11月19-20日,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第17届年会暨“回顾与展望——中德建交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线召开,其中一个单元即以“德国经济、科教与工业文明”为主题。在中德建交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友好学术交流中,路甬祥、武忠弼、卢柯、张杰和高福等杰出中国科学家曾先后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李雪涛教授则是迄今为止唯一当选该院院士的中国籍人文社会科学学者

李雪涛教授上世纪末在德国波恩大学师从著名汉学家顾彬先生,于200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学成归国,2009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曾任东亚文化交涉学会会长(2017-2018年)、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2017-2022,2022- ),也曾担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首席专家、教育部重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总协调人,所主持的37卷本“雅斯贝尔斯著作集”译介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他主要从事全球史、知识迁移史、跨文化史研究,迄今在Monumenta Serica, Acta Historica Leopoldina, Journal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Kölner Domblatt等数份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特别是今年在德国出版的专著Dialog des Missverständnisses. Die hermeneutische Relevanz der deutschen Sinologie für die chinesische Wissenschaft(《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对中国学术的诠释学意义》),以德国汉学史为例,赋予了国际汉学以哲学诠释学的基础。

据了解,德国国家科学院源于1652年成立的利奥波第那科学院(Leopoldina),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科学院,也是德国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和医学方面的联合会。成立371年来,德国国家科学院一直秉承其创始原则,该院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共设立了4个学部28个学科组,拥有1500多位院士,包括自然科学、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其院士中约有四分之三来自德国本土和其他德语国家(奥地利、瑞士),另外约四分之一来自世界其他国家。李雪涛教授此次当选,被归在第IV学部的“科学史和医学史”(23)学科组。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近日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者官网日前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始创于1652年的德国国家科学院设立了4个学部28个学科组,李雪涛教授此次被归在第IV学部的“科学史和医学史”(23)学科组。

除了德语新著Dialog des Missverständnisses. Die hermeneutische Relevanz der deutschen Sinologie für die chinesische Wissenschaft(《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对中国学术的诠释学意义》),东方出版社去年6月出版了李雪涛领衔翻译的《历史、当下及未来的大流行病》,该书德文版由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前校长阿冯斯·腊碧士院士与德国著名医学史专家海纳·房格劳教授合著,其简体中文版收录了首发于国内权威媒体的李雪涛教授与两位原作者分别进行的整版对谈——《面对瘟疫,人类应该以理性超越指责》(2020年5月21日)与《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 人类需要更多的共同担当》(2020年8月20日)。


据悉,为了保证德国国家科学院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其院士选举过程基于严格的卓越学术标准,首先从提名候选人开始,提名有两种方式:由该院学科组或主席团任命的成员遴选委员会进行提名,经学科组、学部以及主席团3轮选举后产生,最终结果由科学院主席直接写信告知新当选的院士。当候选人以书面形式同意接受院士资格并承诺为科学和学术事业尽职尽责,选举程序才告一段落。
截至2022年年底,德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中有187位获得过诺贝尔奖,该院创立371年来累计拥有过包括歌德、亚历山大·冯·洪堡、达尔文、居里夫人、西门子、伯尔、海森堡、爱因斯坦、普朗克等在内的享誉全球的科学和人文巨擘。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学术会议资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彦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IEEE出版|院士报告,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IEEE出版】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
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展开,热烈欢迎您前来投稿/参会!
2025-03-21
相关资讯

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惊艳出圈!

近日,一位“90后”女博士惊艳出圈,她的“tittle”也令众多网友表示惊讶。

42324

25

2023-05-16

27岁应届生,毕业即任985博导!

27岁应届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4466

4

2024-12-09

北大韦东奕上课照片走红,板书潇洒,新发型吸睛,网友:这要打脸多少“只会翻PPT”的老师?

北大韦东奕上课堂:更改了授课方式,展现出了更高水平的互动与参与感

4143

3

2024-11-12

首届!颜宁致辞!

颜宁致辞——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首届SMART PhD Program博士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5681

3

2024-09-09

郑强,去这所大学了!

郑强教授到贵州医科大学作《新时期区域性地方高校实现创新跨越发展的方略与举措》专题讲座

25558

4

2024-09-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