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2023年广东省获批国自然4963项!

2024-06-12
3520

5月31日,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会上透露,2023年,广东全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3项,获批经费28.63亿元


“国自科”进步明显,反映出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处于跃升期,已迈入国内第一方阵。

“从0到1”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1到100”的快速发展?推进会现场,来自科研领域的代表们分享心得。


新增5个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5个“卓越中心”

会议现场为5个广东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5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授牌。

未来,广东将有序推进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组织遴选工作,探索基础学科稳定支持方式和长周期评价机制;着力打造10个左右能汇聚大团队、承接大任务、产出大成果的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介绍,根据《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2023》,广东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二。“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知识创造’指标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二,有力支撑广东取得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七连冠’。”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以中山大学为例,去年中大获批1010项国自科,连续三年获批超过千项;获批经费5.2668亿元,较去年增长4.15%,创历史新高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是另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全省有28所高校的226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较2020年底增116%;10所高校的30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较2020年底增长275%;两者的增幅均为全国第一

省教育厅厅长朱孔军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加强具有广东特色的高峰学科建设,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

探索由港澳方牵头新建联合实验室

“回国之初,我并无《自然》《科学》傍身,也无国家级人才项目加持,然而中山大学不拘一格,给予我充分信任和重视。”会议现场,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猛说。

去年7月,王猛团队首次在镍氧化物中发现了达到液氮温度的超导电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杂志。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独立取得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是基础研究的标志性进展。“成果的获得,与单位和平台的支持密不可分。”王猛说。

为基础研究自由探索营造良好环境,科研平台的作用举足轻重。

“持续增强基础研究能力,要强化顶层设计。”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贾金锋介绍,当前,南方科技大学正集中优势力量构建科研平台体系,聚焦发展新一代光源,建设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推动前沿物质科学研究重大原始创新,长期支撑大科学装置的运行和科学研究。

“与此同时,学校还推进深圳应用数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和半导体学院三项重大战略平台建设,部署十大由战略科学家和杰出科学家牵头的科研战略平台,期待未来能培育若干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贾金锋说。

高端的交流平台,对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也十分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龚新高说:“南澳科学会议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已经举办9次正式会议。我们希望提供优质的平台,提升以大湾区为中心的基础研究的水平。”

龚国平表示,下一步广东继将续加强平台建设,壮大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国家实验室及其基地建设;同时,要协同港澳共同开展深度科技合作,探索由港澳方牵头新建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支持港澳力量深度参与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

以专项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基础研究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何宏平表示,该研究所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承担了“地球宜居性的深部驱动机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等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以及多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大任务,以任务带学科,推进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质增效。

“课题组做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一种含磷材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炸药,可能是中国人开发的首款现代炸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理学部副主任陈小明认为,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走向成果转化,既有偶然,也是必然,“只有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好,才有可能出现突破性的技术变革。”

对企业而言,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链路更需要打通,让源头创新顺畅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华为公司中国政企副总裁王宏有认为,高校立足于长远进行基础技术研究,主要从事“从0到1”的发明创造,而企业更能发挥工程商业优势,解决各种场景下的工程化和产业化难题。“通过产学研协同,开展联合研究,能促进基础技术突破,支撑行业持续创新。”

下一步,广东将持续组织实施量子科学战略专项,汇聚大湾区优势资源协同开展攻关研究,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扎实推进“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组织实施,促进基础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区域联合基金组织实施,力争解决若干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青塔,由乐虎平台网站首页登录官网 原创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2

学术会议

【IEEE出版|院士报告,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IEEE出版】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
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展开,热烈欢迎您前来投稿/参会!
2025-03-21
相关资讯

重磅!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52829

20

2023-03-07

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304333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03329项。

52154

36

2023-08-24

985最新《Science》!重磅成果,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突破!

三所985高校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借位错实现陶瓷拉伸塑性变形》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

3860

2

2024-08-02

211教授,出任高水平期刊副主编!

近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赖志超教授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期刊邀请,出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成为中国内地第4位担任该期刊副主编的学者。

3074

4

2024-07-25

985/211携手发刊!一滴水,登上Nature子刊!

自1859年以来,人们观察到离子在窄通道中沿压力驱动的水流运动,这种现象称为顺流离子传输。

3333

9

2024-07-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