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美国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单!多位华人学者当选

2023-02-08
50516

2月8日,美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包括106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


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以表彰入选者「在工程研究、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新兴领域技术做出的开拓性工作和传统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开发 / 实施工程教育方面的创新贡献」。


在今年 10 月 举办的 NAE 年度会议上,这些新当选的成员将被正式任命。西北工业大学黄维教授微软人工智能首席技术官黄学东等当选。


本届美国工程院院士中,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本科校友入选。


华人院(不完全统计)


张世富(Shih-Fu Chang)


哥伦比亚大学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院长、Morris A. and Alma Schapiro 教授,因对多媒体搜索和检索的贡献而当选。


张世富在哥大任教近 30 年,广受师生尊重。他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 1993 年获得博士学位并随即加入哥大。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他聚焦于多媒体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陈沪东(Chen, Hudong)


陈沪东博士是格子波尔兹曼方法(LBM)的先驱和主要贡献者。他是最早证明 LBM 能够求解纳维尔 - 斯托克斯方程的人之一。此外,他还在推广 LBM 方面做出了许多里程碑式的贡献,其中包括在磁流体力学、多相流、边界条件和高阶格式方面的成果。他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PowerFLOW 核心技术的创立者和负责人,拥有超过 25 年的经验。目前于达索系统 SIMULIA 担任流体方面的首席科学家。


陈沪东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物理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曾就职于特拉华大学、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他还曾任教于达特茅斯学院和哈佛大学。除了在 LBM 方面的工作之外,他还在流体力学、湍流理论和动力学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陈沪东曾在不同时期分别受聘于爱荷华州立大学、波士顿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担任过兼职教授职位。他目前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及哈佛大学应用计算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委员会成员。


这次,他因对湍流的格子玻尔兹曼模拟及其在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贡献而当选。


David Huang


David Huang 教授,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教授,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共同发明人,1991 年在 Science 杂志发表第一篇 OCT 眼科应用论文,开创眼前段 OCT 和 OCT 造影技术,曾获「全美最佳医生」称号、Champalimaud Vision 奖、Jonas Friedenwald 奖、美国眼科学会高级成就奖等荣誉。


这次,他因对多维微米级光学成像技术的贡献而当选,这项技术彻底变革了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黄学东


微软 Azure AI 技术研究员和首席技术官。入选理由:在语音、语言技术和产品方面的技术贡献和领导力,包括基于云的智能系统的开发。


黄学东1978年考上湖南大学电子工程系;1982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攻读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1987年,以清华和爱丁堡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项目出国深造。


黄学东是 IEEE/ACM Fellow,微软首位华人「全球技术院士」、微软首席语音科学家、微软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事业部认知服务团队全球技术院士 / 全球人工智能首席技术官。他先后获得湖南大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Liu, Yaoqi Joe


James Hardie Industries 公司首席技术官,因对多层聚合物光学薄膜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做出贡献,并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创新而当选。


罗爱华(Luo, Alan)


罗爱华,198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集成系统工程系终身教授、轻质材料和制造研究所主任,曾因在轻金属加工、合金研发及汽车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查尔默斯奖,是第二个获此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这次,他因对用于实施轻质铝、镁和钛材料以及汽车应用的先进制造工艺的贡献而当选。


Qian Jane Wang


美国机械工程教授。入选理由:对计算摩擦学在工业应用方面的贡献。


Qian Jane Wang 是一名摩擦学家,研究领域包括接触力学、润滑、微观力学和固态电池。她于1982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89 年赴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于1993年在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徐隆亚(Longya Xu)


俄亥俄州立大学高性能电力电子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和主任。入选理由:对高性能电机和航空及风力涡轮机的变速驱动的贡献。


湖南工程学院1969年7月毕业的优秀校友,毕业后分配在湖南大学校办工厂担任技术工作,1982年7月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代培,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随后,继续在该校深造,1990年获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了 32 年。他是俄亥俄州立大学高性能电力电子中心的创始人和主任。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电动汽车和电气化飞机的电机和可变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先进控制,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


薛捷(Xue, Jie)


思科系统公司技术和质量副总裁。入选理由: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开发和制造方面的工程和领导贡献。


薛捷(Xue, Jie)于 1985 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任技术和质量副总裁,是 IEEE Fellow。


赵继成(Zhao, Ji-Cheng)


赵继成1985年获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材料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理海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2008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副教授,2009年提升正教授。


现为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兼 Minta Martin 工程教授。他的团队重点研究先进合金和涂层设计、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3D 打印)、高通量材料科学方法、相图和其他材料特性的测定、计算热力学和动力学等。


入选理由:对计算合金设计、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和工业产品中使用的高通量方法做出贡献。


外籍院士


本次共新增选了 18 名外籍院士,其中西北工业大学黄维教授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听力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曾凡钢在列。


黄维(Huang, Wei)


黄维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外籍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他是博士生导师以及柔性电子领域学家。他还是俄罗斯科学院名誉博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名誉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1963年5月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2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黄维教授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成果曾入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此次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旨在肯定他「在有机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地位」。


曾凡钢(Zeng, Fan-Gang)


曾凡钢现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听力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此次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旨在肯定他更好地治疗了听力受损和耳鸣,并促进了工程专业的包容性。他的研究重心包括人工耳蜗、听觉神经疾病、听觉神经科学、耳鸣、听觉过敏等。


曾凡钢1978年考入中国科大无线电电子学系,1985年获得中科院生理所生物医学工程硕士;1990年获得雪城大学博士学位。


他曾先后当选过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007)、CORLAS 成员(2008)、美国声学学会会员(2010)以及 IEEE Fellow(2011)。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机器之心、iNews等,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IEEE出版|院士报告,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IEEE出版】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
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展开,热烈欢迎您前来投稿/参会!
2025-03-21
相关资讯

重磅!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52829

20

2023-03-07

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304333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03329项。

52154

36

2023-08-24

985最新《Science》!重磅成果,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突破!

三所985高校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借位错实现陶瓷拉伸塑性变形》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

3860

2

2024-08-02

211教授,出任高水平期刊副主编!

近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赖志超教授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期刊邀请,出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成为中国内地第4位担任该期刊副主编的学者。

3074

4

2024-07-25

985/211携手发刊!一滴水,登上Nature子刊!

自1859年以来,人们观察到离子在窄通道中沿压力驱动的水流运动,这种现象称为顺流离子传输。

3333

9

2024-07-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