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211本科生,发2篇中科院一区!

2024-03-12
3084

近日,江南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21级本科生王明礼为队长的国家级大创团队(队员:阮家芬、陶芳、朱珈熠、张耀元;指导老师:张欣、熊怡)在低温燃料电池的废热回收利用与热电联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 “Modeling,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 hybri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upling thermogalvanic cells with alkaline fuel cells”为题发表在热力学领域顶级期刊《Ener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4)


厚积薄发,脚踏实地


论文简介:

碱性燃料电池(简称AFC)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为了提高能源效率、节约成本、环境可持续性和工业实践,该团队提出了一种技术上可行的方法,即通过液态热电池(简称TGC)与AFC集成,用于热电联产和高效废热回收。该工作建立了AFC-TGC混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该热电耦合模型,为AFC-TGC混合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参数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从而为开发基于AFC的高性能热电联产系统铺平了道路。


光科2102班本科生王明礼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理学院张欣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在张欣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创团队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两篇为一区top期刊。


王明礼:退伍不褪色,青春勇担当


王明礼,退役军人,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江南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伟长班副班长,光科2304班副班主任。他把部队养成的优秀品格融入科创工作,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迈入军营,是他自小以来的梦想。服役期间曾获“旅嘉奖”、优秀新兵等荣誉。退役复学后不忘初衷,永葆军人本色。在部队养成的坚毅品格,也让他后面的学习科研有如神助,获得了全面的个人发展。


学业上奋勇争先,在2022-2023这一年中,他的学年绩点为3.83,位列年级第四,综合测评位列班级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学科竞赛各级奖项共10余次。他的专业排名也完成了自入学以来的“三段跳”:从2018年入伍时的40多名到2022年的29名再到现在的15名。


科研里他潜精研思,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两篇为一区top期刊


  • 在低温燃料电池的废热回收利用与热电联产方面,他将两项研究成果以题为“A technically feasible strategy using liquid-state thermocells to efficiently recover the waste heat released from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发表在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0.4)和“Modeling,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 hybri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upling thermogalvanic cells with alkaline fuel cells”发表在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顶级期刊《Ener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4)


  • 在热电偶电池和辐射天空冷却的低成本夜间发电方法方面,他将研究成果以题为“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arametric analysis of nighttim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thermogalvanic cells with radiative sky cooling”发表在期刊《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中科院三区期刊,影响因子:4.8)


学院培养:厚重数理,博学至新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直以来,江南大学理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教学、科研等专业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不断成长,王明礼如今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得益部队的艰苦锻炼,更离不开一个拥有凝聚力的集体——伟长班。


“伟长实验班”(简称伟长班)是理学院自2022年起开展“新理科”实践探索的重大尝试。学院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数理融合交叉培养,着力培养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有情怀的拔尖创新学生,以培养造就一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型人才。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选择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光发热,成长为数理交叉融合的全能型人才,班级也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在学院的全力支持下,理学院的学子们正向着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江南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第七届环境预防和污染控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PPCT 2025)
第七届环境预防和污染控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PPCT 2025)将于2025年4月11-13日在成都市举行。大会将凝聚该领域同仁的力量,促进环境学术领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2025-04-11
【IEEE出版|院士报告,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7178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6479

20

2023-02-27

高温超导材料突破,南方科技大学最新Nature!

南方科技大学陈卓昱及薛其坤共同通讯在Nature 表题研究论文

4007

3

2025-02-19

博士生一作,复旦大学最新Nature!

复旦大学博士生彭慧胜、高悦等人在《Nature》上发表了论文

3636

3

2025-02-19

北京大学,两天连发Nature Science!

北京大学两天连发Nature Science

4002

3

2025-02-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最新Cell!

美国哈佛医学院Hongbo R. Luo、中国医学科学院Feng Sizhou共同通讯在Cell 发表研究论文

4106

3

2025-02-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