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老牌985,发2024年首篇Nature!

2024-01-16
3322

由于石墨烯缺乏固有带隙,半导体石墨烯在石墨烯纳米电子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通过量子限制或化学官能化来改变带隙的尝试都未能产生可行的半导体石墨烯。


2024年1月3日,天津大学马雷及Walt A. de Heer共同通讯(赵健,纪佩璇,李雅奇和李睿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Ultrahigh-mobility semiconducting epitaxial graphene on silicon carbid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单晶硅衬底上的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G)具有0.6 eV的带隙和超过5000 cm2 V−1 s−1的室温迁移率,是硅的10倍,是其他二维半导体的20倍。众所周知,当硅从碳化硅晶体表面蒸发时,富含碳的表面结晶生成石墨烯多层。


在SiC的硅端面上形成的第一石墨层是部分共价键合到SiC表面的绝缘石墨烯层。该缓冲层的光谱测量显示出半导体特征,但由于无序,该层的可迁移性受到限制。该研究展示了一种准平衡退火方法,可以在宏观原子上产生SEG(即有序的缓冲层)。SEG晶格与SiC衬底对齐。它具有化学、机械和热稳定性,可以使用传统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进行图像化和无缝连接到半导体外延石墨烯。这些基本特性使SEG适用于纳米电子学。


该研究展示了一种准平衡生产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宏观域上生产高质量的半导体金石烯(SEG),其带隙为0.6 eV,室温迁移率高达µ= 5,500 cm2 V−1 s−1,这是硅的十倍,是迄今为止报道的任何其他2D半导体理论上可能的20倍。此外,SEG在SiC晶格上以原子方式配准,并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图案化,使其成为2D纳米电子学的理想平台。总之,SEG为二维纳米电子学提供了机会,在未来具有显著的商业可行性潜力。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11-0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第七届环境预防和污染控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PPCT 2025)
第七届环境预防和污染控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PPCT 2025)将于2025年4月11-13日在成都市举行。大会将凝聚该领域同仁的力量,促进环境学术领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2025-04-11
【IEEE出版|院士报告,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7178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6479

20

2023-02-27

高温超导材料突破,南方科技大学最新Nature!

南方科技大学陈卓昱及薛其坤共同通讯在Nature 表题研究论文

4007

3

2025-02-19

博士生一作,复旦大学最新Nature!

复旦大学博士生彭慧胜、高悦等人在《Nature》上发表了论文

3636

3

2025-02-19

北京大学,两天连发Nature Science!

北京大学两天连发Nature Science

4002

3

2025-02-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最新Cell!

美国哈佛医学院Hongbo R. Luo、中国医学科学院Feng Sizhou共同通讯在Cell 发表研究论文

4106

3

2025-02-19
Baidu
map